查看原文
其他

中秋节的温暖,是用“凉”字来体味的,要的是对坐清秋的体贴

新读写 2020-09-10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一种习俗如果要沉淀成为一种文化,不仅需要广泛的参与度,还需要时间的沉积,方能最终固化为一种文化和集体记忆。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今天重过一次传统的中秋吧,拾起那些你早已丢失或忘却的仪式感。


1. 问月


王纪人


      赏月、玩月雅俗共赏,在文人中也很流行,中秋节便在酒肆或上天台,边赏月边饮酒赋诗,唐宋的著名诗人几乎都写过中秋诗。唐朝如张九龄、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皮日休、王建,宋朝则有晏殊、梅尧臣、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辛弃疾等。


      比较而言,唐诗主言情,宋诗主说理,唐诗多含蓄,宋诗多直露,中秋诗亦然,所以唐诗中的咏月中秋诗也大多优于宋诗中相应的诗。


      但词不同于诗,词为“诗之余”,起于唐,盛于宋。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人所不能。再由于长短句句式不一,抒情说理比格式严整的诗更能挥洒自如。在宋词中有两首特别引人注目,在格局气派上不仅远超宋代的中秋诗,而且也不输唐代中秋诗。



      第一首词众所周知,一致公认,那就是北宋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他一上来先记述此词的由来:“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东坡是个饮酒达人,又是天才诗人,与“斗酒诗百篇”的唐人李白有得一拼。


      这首词一上来就气势不凡,欲罢不能:“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四句既问天,也问月。其实坡仙此词的问月恰恰来源于诗仙李白的《把酒问月》的第一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非常惭愧,一千多年过去了,科学家的回答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说月亮与地球同庚,因为是在地球形成之初分裂出去的一个环地行星,迄今46亿岁。这属于地月分裂说或地月同源说。


      但有人根据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测定为53亿岁,而地球最古老的岩石才37亿岁。这意味着月亮资格更老,却被年轻的地球捕获了。可见李白、苏轼的千年之问,科学家没有给出实锤的回答。


      李白比苏轼更厉害的是,他在《把酒问月》中一口气问了好几个问题。第二问是“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这涉及地、月之间的距离和月绕地球运行的原理。第三问是“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这较好回答,因为月是地球的卫星,绕地出没。


      四问“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是从唐初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中衍生出来的。


      李白的《把酒问月》最后归结为“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与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就如出一辙了。苏轼《水调歌头》的“把酒问青天”虽然脱胎于李白的《把酒问月》一诗,但却能流传更广获得高度的评价,是因为它又翻出了新意,融进了更多的人生哲理,以及旷达自适的境界。



      第二首词是南宋辛弃疾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词前题记“中秋饮酒将,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天问》是战国诗人屈原写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旷世杰作,对天地、自然、人世和神话传说一连提了171问,中唐时的柳宗元以《天对》作超时空的回答,还是难以胜任。


      辛弃疾用《天问》体咏月问月,共七问。既不写“待月”,也不见月怀人、伤今吊古,而是“送月”,仅就明月西沉后的去向而赋:“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下面还向月的神话发问,一问到底。


      近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前两问评曰:“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但我觉得辛弃疾的“神悟”似还涉及现代科学的平行宇宙理论,“别有人间”是与我们相仿的平行宇宙,在那里另有一个我,也另有一个东升的月。



      天才如屈原、李白、苏轼和辛弃疾,他们对宇宙人生都有大情怀大疑问大思考,但最终都钟情于文学,在文学中问天、问月、问人生,所以他们的文学才会如此博大和瑰丽。


2. 中秋要的是坐清秋的体贴


薛舒


      赏月,一次够了,清淡生活,凉凉情意,才是长久的。



      只有中秋节,是偏属清寂的气质,连吃食都是带着凉意的。一直觉得,月饼必定是要凉吃,才叫月饼。现烤的鲜肉馅、小龙虾馅之类带荤腥的酥饼,但凡要趁热吃,我从未把它们看做是正式的月饼。


      还有糯米糖藕,煮烂了,糖汁在糯米与藕片之间深入渗透,放凉了,就如胶似漆黏在了一起,筷子夹起一片来要用点力,藕断丝连的效果,因为凉而真实。桂花酒也是清凉的才好喝,倒不需冰镇,只常温下的凉酒,倒进冷水洗净的瓷盅,凉凉夜露中,桂花纯酿的清甜,才是恰如其分。



      想必,那是中秋季节的天然温凉致使,这个时节,万物从烈夏的亢奋中走出来,冷静下来,安稳下来,忽然有了落幕的预感,其实是早已料及的,却也不免先行寥落起来。


      所以,这么容易陷入寂寥的秋季,需要亲人、爱人的抚慰,需要无所事事而抱团取暖,需要百无聊赖而面面相觑,需要什么话都不说的时候,也有人和你静静地在一起。于是,人们不约而同地想到,最好要聚一聚了,坐下来,聊聊最近好不好,谈谈过去曾经的好,再想想以后会不会更好,或者,也许会不太好……干脆,什么都不说,只看看天尽头的满月,这样岂不也是一种温暖?


      好吧,我承认,中秋节的温暖,是用“凉”字来体味的。中秋节的团聚,也要用“凉”字来未雨绸缪,人间终是聚少离多,冷暖之间的藩篱,意犹未尽的,岂不就是一个“凉”字?



      过中秋节,要的不是火热的欢聚,而是对坐清秋的体贴。可不是吗?凉凉的体贴,就是过中秋节的情绪节点。


      所以,月饼还是凉的好,净素最佳。所以,糯米糖藕也是凉的好,藕断丝连的寓意不需明说,只需有一个人与你一起举筷。


      所以,凉凉的桂花酒,三盅足矣,千万不可喝醉,醉了,就太过热烈了。况且,桂花酒是不容易醉的,顶多,让你有点恍惚。恍惚的感觉,岂不也是警醒与酣醉之间的那个“凉”?


      楼道里的圆型吸顶灯坏了,只平时三分之一的亮度,昏暗而忽闪,随时要隐灭的样子,原因自是变压器不稳定。中秋节,隔壁高一女生下夜自习回家,电梯里出来,一抬头,说:它假装自己是月亮。


      中秋节那一天,多数是要下雨的。看不见月亮,就与想象中的月亮相会。一如古人,路途遥远,无法团聚,那就写首诗来表达想念。


      如今的人,发一通微信,在朋友圈,晒晒各地的月亮。相见太容易,无所谓想念,亦没有千里迢迢的体会。要见的,从古至今,都是亲人、家人,和已经变成亲人与家人的爱人。所以,聚在一起过中秋节的,就是那几个天天见都不厌烦的人。


3. 供月


邓云乡


      五十年前,有一年的八月节,在北京一条胡同中一个小小的院子里,母亲把一张高桌,摆在北屋台阶下面,斜着向东南方向,桌前系上桌围,桌下铺上红地毯,供上“月光马儿”(即印有“太阴星君”、“月光遍照菩萨”的神纸)、“兔儿爷”、鸡冠花、两盘月饼、一盘水果、鸭梨、葡萄、沙果、半个西瓜切成花牙形,也放在盘中,摆上“五供”。


      蜡钎上点上两只四两重的红蜡,烛影摇红,花团锦簇,一切布置就绪之后,差不多已经快晚上七点钟了。这时小院中夜凉似水,碧天无云,少焉,一派寒光由垂华门东南角处冉冉升起,整个院落沐浴在“纱幔”中了。



      “秃子,快来,给月光菩萨磕头!”这是母亲在院子里叫呢。“我不磕,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我在屋里桌子前面,看着盒儿中那摆供剩下的月饼舍不得走开。“什么男的,女的,你胎毛还没有退干呢……还不给我快来!”


      “哎,我穿上大褂就来。”于是我穿上那件小小的月白竹布大褂,来到院中台阶下,站在红地毯上,来行“祭月大典”。


      先上三柱香,拿好香,就蜡台上点燃,捧着一揖到地,插在香炉中,然后又一揖,接着拿起“黄表”,点着一角,捧着跪下,快要烧完时,扔在地上,奠过酒,一缕青烟,直上遥空,这时伏下磕三个头,然后站起来再一揖,便礼成了。


      这时大家回到屋里分月饼,分果子,弟妹等都一人一盘,两个“自来白”,两个“自来红”,一个苹果,一嘟噜葡萄,隔着玻璃窗、竹帘子,望着月亮越升越高。月亮中的黑影,难道真的有嫦娥吗?有玉兔吗?  


      八月节,天上满月,人间团圆,拜月,供“月光马”和“兔儿爷,虽然似乎是“妈妈经”上的迷信事,但那情调是美好的。


      传统风俗中有不少礼数,多少都有一点迷信、神秘、朦胧的色彩,但又不纯粹是迷信的东西,而往往形成千百年来人们生活中一种有情趣的点缀,有热爱生活的美好愿望在里面。如端午、中秋等等风俗,似乎应该和纯属迷信的东西区别开来。《帝京景物略》云:


“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彻所供,散之家人必遍……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


      其美好的情调和祝愿,不在于向天边的明月焚一炉香,奠一杯酒,而在于望着天涯的明月,万里的遥空,向远方的亲人致以含着思念泪水的、温馨的问讯。


      “今夕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此一意境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此又一意境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又一意境也;“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则又一意境也。但无一不与远人有关,不与团圆有关。


      多少人童年祭月的梦像烟一般地远了、淡了,而那希望花常好、月常圆的感情并不淡、也不远。


      北京谚语云:“八月十五云遮月,第二年来雪打灯。”盖言八月十五如果是阴雨天,明年正月十五往往是落雪天。不过北京秋高气爽,八月十五中秋节,往往是晴天比较多的。长安街头的皓月,常常像银海般地洒向街头,衬着华灯绿树,凤阙龙楼,和那流水般的车辆。古老的唐诗,“长安一片月”,在今天,又有了它的新内容、新气派。


4.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


余抗


          时下,古诗词里过中秋的仪式感几乎消失殆尽了。


          很多人感叹,跟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中秋节的味道变淡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型商超里月饼种类琳琅满目,于小孩来说它早不是什么有吸引力的食物,注重养生的成年人吃个月饼还得提防着月饼里有多少脂肪和热量。


          而在水泥森林的城市里,夜晚抬头看得到雾霾或霓虹灯,但可能看不到月亮,何况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已经太久太久没有抬头看过星空。许多人依旧在过着中秋节,仅仅因为这一天是法定假日。


          节日的氛围变淡了,但消逝的并不仅仅只是氛围。传统节日不仅是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也承载着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与情感认同。


          就像月饼,它既是食物,更是一种团圆的象征,寄托着中国人对故土的依恋、对天伦之乐的向往、对时序更替的感喟;而月饼的完整、月的圆满、人的团圆,也深刻体现着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可是,当传统节日的仪式感消失了,寄托于传统节日的文化积淀和情感密码也会随之流逝,传统节日最终就会丧失鲜活的生命力,成为干巴巴的“放假一天”。


          当然,也有人会说,如今是“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持续向我们生活渗透,它也必然改变着节日的形式,依旧刻板地追求所谓传统节日的仪式感,是抱残守缺的文化原教旨主义。他们认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种全新的基于互联网的新的节俗文化也会逐渐形成。


          中秋节也是如此。赏月不必到户外,到窗外拍张照片发朋友圈,刷一刷朋友圈就有无数月亮;也不见得要团聚一起吃月饼,微信里说一声就好了……


           的确,随着时代不断变化进步,过节的形式也在不断更新丰富,因为传统不是死水、不是静物。不过,无论形式如何变,唯一不能变的就是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核,这是文化的守成定力。但现在的问题是,建立于现代化与互联网基础上的种种过节新形式,能否承担起传统节日的厚重感和历史感?


           一种习俗如果要沉淀成为一种文化,不仅需要广泛的参与度,还需要时间的沉积,方能最终固化为一种文化和集体记忆。但在物质高达发达的互联网时代,人们凡事求新求快,一些所谓新的过节形式能否最终沉淀成为一种能够经历时间考验的文化呢?如果不能,若干年后,在互联网的浸润中长大的孩子,有关节日的集体记忆将会变得零散而破碎。



          月饼里寄托的对自然的敬畏、对圆满的渴求、对天伦的向往,中秋蕴藏的家国天下天人合一、崇德向善的精神追求,在当下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不管过节形式怎么变,它的内核必须是“万变中的不变”。只是,在一个没有月饼、没有团聚、没有访友,也没有赏月的中秋,那些有关团圆、和谐、感念亲人与故土的文化情感,又该何处安放?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不妨在今天重过一次传统的中秋吧,拾起那些你早已丢失或忘却的仪式感。与家人团聚,吃一小块月饼,赏那一轮照见千年的月亮,赓续那延续千年的情感记忆。在久违的仪式感中,我们或许会感受到月饼不一样的滋味,会明白传统的意义。



          我们人类很有默契,把普世的情绪放到同一天抒发,称作节日;古人是这样,外国人不也例外。下面这些凝练的文字,或许也是你内心的写照。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How rare the moon, so round and clear!

    With cup in hand, I ask of the blue sky,

    'I do not know in the celestial sphere

    What name this festive night goes by?'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I want to fly home, riding the air,

    But fear the ethereal cold up there,

    The jade and crystal mansions are so high!

    Dancing to my shadow,

    I feel no longer the mortal tie.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She rounds the vermilion tower,

    Stoops to silk-pad doors,

    Shines on those who sleepless lie.

    Why does she, bearing us no grudge,

    Shine upon our parting, reunion deny?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ut rare is perfect happiness--

    The moon does wax, the moon does wane,

    And so men meet and say goodbye.

    I only pray our life be long,

    And our souls together heavenward fly!


    (林语堂译)



    The Moon was but a Chin of Gold

    Emily Dickinson



    The moon was but a chin of gold 

    A night or two ago, 

    And now she turns her perfect face 

    Upon the world below. 

     

    一两夜之前,

    月亮只是一个金黄的下巴

    现在她变成圆脸

    俯瞰着世间。

     

    Her forehead is of amplest blond;

    Her cheek like beryl stone; 

    Her eye unto the summer dew 

     The likest I have known. 


    她的额头黄极了;

    她的脸颊像绿宝石;

    她的眼睛堪比夏日的露珠

    我认识这个最受喜欢的人。

       

    Her lips of amber never part; 

    But what must be the smile

    Upon her friend she could bestow 

    Were such her silver will! 

       

    她的琥珀色的唇从不张开;

    可是她给予朋友的微笑

    一定是什么呢?

    是她银色的意愿!


    And what a privilege to be 

    But the remotest star! 

    For certainly her way might pass

    Beside your twinkling door. 

       

    做一颗最遥远的星,

    是多么奇异的恩典。

    因为她的路线或许经过

    你闪烁的门边。


    Her bonnet is the firmament, 

    The universe her shoe, 

    The stars the trinkets at her belt, 

    Her dimities of blue.


    她的软帽是苍穹,

    她的鞋子是宇宙,

    她的腰带缀满了星星,

    她的蓝色薄纱便是夜幕。

    编辑:小皮



    综合自南风窗(id:SouthReviews)、夜光杯(id:yeguangbeifukan)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